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“防護物資的供應”這個大難題立即擺在了面前:設備科倉庫現有的防護物資告急,防護服、防護口罩存量僅個位數,外科口罩不足兩百只。又恰在春節假期前夕,多數廠家已放假收工,工人們紛紛回家過年,配送公司在辦完尾牙宴后,員工們統統準備打道回府。盡數口罩廠停工、物流停運,該怎么辦?
“醫護人員是我們賴以打贏這場抗疫戰的主要力量,是主力軍。一定要盡全力保護好他們,不能讓他們赤膊上陣。”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
設備科科長黃長旺同志快速響應,立即要求本科室管理、采購、倉管崗位取消假期,全天侯作戰,聯系貨源,多渠道挖掘物資線索,以最快速度獲取物資。
疫情突發而至,全國物資陷入緊缺局面,聯系老渠道懇求供應商擠點貨底,甚至不惜高價尋求稀缺物資,絞盡腦汁,方法用盡。設備科每一位同事都時刻守著手提電話,不放過任何一個貨源信息。無論設備科接收到的是什么信息,只要有貨源,立即聯系,確認渠道可靠性,爭分奪秒,搶購物資。在此,要特別感謝為我們提供線索的熱心同仁、同事們。
物流沒恢復,自己就是快遞小哥。
提貨,成了設備科新工作內容之一。到院門口提貨,到車站提貨,到物流集散點提貨,甚至不遠千里到產地提貨。有愛心人士想捐贈卻苦于發不了貨,當祖副調研員聽說此事后親自協調車輛,不辭辛苦,長途跋涉,幫助我院運回捐贈物品,解我院燃眉之急。
自提捐贈物資
到廠地自提物資
與衛健委領導一同千里尋罩
外尋貨源,內控浪費。
加強內部消耗管理,不斷在院內辦公群發布消息提醒、指導使用科室,要嚴控浪費、嚴控非正常流失。平常不起眼的一次性醫用口罩,要求按人頭發放,安排管理人員仔細核對排班分發口罩。原來按包領用,現在按個領用,個個計較。有些人不理解,背后發牢騷,設備科成為了眾矢之地。設備科科長聽說了,卻一笑而過,鼓勵科室成員,“我們大家努力要把有限物資用在刀刃上,保證一線人員的防護,著眼大局,時間久了,他們會理解我們的。”
眾人拾柴火焰高。
有人負責精細發放,核實崗位需求,緊盯庫存;有人負責接收捐贈,詳細登記捐贈人及物品情況,做好交接;有人主動承擔接貨、提貨任務。設備科全體成員齊心協力,有條不紊,盡管忙碌,但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是齊的,力量是凝聚的。
緊盯庫存
搬運物資
倉管楊蕊,春節前至今沒有一天休息。下班時間還常被應急叫來發放,毫無怨言。
認真清點調拔物資
采購崗位更是沒有上班下班之分,一有信息就要馬上聯系,確定信息要即刻請示訂貨,否則瞬間就可能賣出了。
查驗捐贈物資
為了做好物資保障,設備科黃科長是絞盡腦汁,睡不著覺,春節期間沒有一天休假,每日與醫護人員共同奮戰。為了有效利用防護物資減少人員消耗,身兼數職。疫情面前,科室業務量激增,這十多號人該怎么分工?黃科長提議保持合理人員上班,春節期間病人少了,不搞形式主義,一定要減少日常消耗。外人都說醫院是最危險的地方,非萬不得已不要到醫院來。我們更好保護好自己才能做好服務,保證采購、倉管、耗材管理人員在崗,其余人員可以根據自己工作內容進行調休,能不到醫院就不要來,遠程辦公,降低風險,但必須在家做好待命準備,有召必回,勞逸結合,切實保持科室整體戰斗力充足。
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,通過多種方式采購、請求調拔、發動捐贈倡議各種方式籌集,盡管目前的防護物資還是短缺,但已有了很大改觀,醫護人員有了更多的底氣,黃科長愁容也少了些許。大疫在前,必須全力以赴,當好“白衣天使”的后勤支援隊,責無旁貸。疫情還未結束,同志們仍需努力,我們一定竭盡所能,本著高度的政治責任感,與醫護人員一道同心協力,為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,努力到底!
圖文:設備科
編排:趙美英
審核:趙美英